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简介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前身为体育系,始建于1975年2009年更名为体育科学学院,2019年再次更名为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197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6年获批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7年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设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2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815现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四个二级学科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共137人。学院是黑龙江省最具影响力的体育学培养单位之一,先后被授予黑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组主任单位,黑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管理学分会主任单位黑龙江省东南部高校体育研究会会长单位,牡丹江市体育学领军人才梯队单位。体育教育专业在黑龙江省名列前三位,是黑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单位校级重点专业,社会影响较为广泛学院已为体育事业培养9000名本科专科、进修和函授学生。

学院传承了“大荒地”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师资队伍总体实力较强,教学科研管理机构设置较为合理、教学场馆设施配备较为齐全现有5个教研室、1个教研部;设有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7个实验室及大学生体育测试中心;建有篮排球馆1座、体操馆1个、乒乓球馆1个、艺体馆2个、健美健身馆1个、标准比赛游泳馆1座、国家二类田径场1个、室外网球场4个、室外篮球场26个、室外排球场12个等场馆设施;学院现有教职工59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含教授7人、副教授13人、讲师18人、助教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36硕士生导师含校外共计27人。形成了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源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近年来,获批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教育部教育规划课题、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扶持共建项目、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牡丹江社科联项目、各类横向课题等,立项总数80余项,经费300万元。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8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9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近100项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在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全国高师田径运动会、中国龙舟公开赛、黑龙江省学生运动会等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1000余项。

学院贯穿“师范教育精英化,非师教育卓越化”的人才培养主线,不断开拓思路、更新观念,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实施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为主要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将专业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培养模式领先、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素质全面的特色专业。全力打造学生品牌”的理念,创建“温馨、自主、竞合、高效、团结”的团学组织,以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本领为目标。现已成为省内体育学科优势明显、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竞技体育特色突出、创新能力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为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学校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 XXXXXX

版权所有©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坚韧不怠 行健不息